本报讯 (记者 王培源) “我们聚焦重点项目,实行一个项目、一套专班、一抓到底机制,从土地征收、手续办理到施工协调,专班全程跟进,每周调度进度、现场解决问题。”9月9日,高唐县姜店镇党委书记高鲁华介绍。
近年来,高唐县围绕重点项目建设,注重科学谋划,做好“优增量”文章。聚焦破除过往项目谋划“散、碎”弊端,健全系统谋划生成体系,解决因研究不深入、论证不充分导致的项目质量不高、储备不足等问题;注重流程再造,做好“快审批”文章。针对以前审批环节多、时间长、手续繁杂等阻碍项目快速推进的问题,积极探索流程再造,推动项目早开工、快投产;注重赋能增效,做好“惠实体”文章。着眼企业所需所盼,共享要素家底,着力打通项目投产运营后的难点堵点。
今年,高唐县深化运用“1233”工作体系,即依托重点项目全周期协同管理系统这一平台,落实“两项机制”,做实“三个坚持”,抓实“三个节点”,确保手续办理效率再提高、要素保障力度再加大、项目建设速度再提升。抢抓机遇、常态储备,在对上争取上落实“两个机制”。落实政策培训机制,成立政策性项目谋划服务专班,发挥“1+N+13”工作体系作用,“一对一”开展政策培训,帮助项目单位吃透政策。落实项目储备机制,建立“2×3”项目储备库,即:围绕政策性资金项目和产业项目2大类型,分推荐、成熟、储备3个梯次建好项目库等政策,确保全年储备各类政策性资金项目150个以上,储备产业类项目200个以上。瞄准图谱、深耕细作,在提升产业链上做实“三个坚持”。坚持强长板、补短板、锻新板,做强装备制造和康养食品“链”,实现“大树扎深根”;优化造纸印刷、纺织服装和高端板材“链”,实现“老树发新枝”;围绕生物医药产业,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,引进打造百亿产业园区。
高唐县协同改革、集聚要素,在项目推进上抓实“三个节点”。审批落地阶段,加快构建集成式智慧审批服务体系,重点推行项目高效谋划协同,用地审批踏勘集成办理和自然资源领域“多评合一”等一批先行先试模式。建设实施阶段,围绕用地、资金、环境、能耗需求“四张清单”,向上争取,向内挖潜,保障优质项目尽快落地。全程收集问题,细化任务,推动问题快解决、项目快建设。竣工投产阶段,完善电网和供热、供水管网等项目配套基础设施,降低企业用电、用气、用水、物流等生产运营成本,保障项目尽快投产达效。